高瑞哲 邸金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
如何用金融“活水”,寻市场环境“新变”,解科技企业“近渴”?甘肃省交出科技金融为科技企业保驾护航的“答卷”。近日,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、甘肃省科技厅联合制定了《甘肃省科技型企业成长金融护航计划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,积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,科技金融增量扩面,以“真金白银”的硬核举措为企业成长提供动能。
单列20亿元再贷款额度,专项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;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;落实好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,引导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领域数字化、智能化等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融资支持……《方案》中众多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招,为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“金动力”。
政策破堵点,金融资源精准滴灌
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的特征,破解融资“最初一公里”难题是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的关键。
天水禾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红袍花椒因色泽亮、杂质少、口感好、香味浓,受到广大外地销售商青睐,订单较往年增加不少。但该企业去年更新了智能化花椒分拣设备,面临收购资金短缺问题。了解这一情况后,中国农业银行天水分行针对企业属性及实际生产经营情况,为其量身定制了“科技e贷”金融服务方案,且采用纯信用方式,向其发放了2笔“科技e贷”共计500万元,用于企业日常经营与产品研发。
“在我行的大力扶持下,该企业在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上均有了新的发展,带动当地5000余户农户扩大农产品种植规模。”中国农业银行天水分行客户经理胡云峰说。
《方案》聚焦为专精特新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“高技术、高成长性、高附加值”企业、省级创新型企业等提供政策支持与金融助力,目前,甘肃多家银行已制定出台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和具体的支持举措,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壮大。
走进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车间,新安装的35台智能加工设备正高速运转。这家深耕蒸汽疏水阀领域20余年的企业,凭借交通银行平凉分行1000万元授信完成“核级”设备升级:为“华龙一号”核电机组定制的专用疏水阀正实现产能突破。由此带来的效应就是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率达到10%。
作为平凉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企业,甘肃量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金融“活水”的滋养下实现了产能的质量提升。“公司获得兰州银行平凉分行授信8000万元,从厂房扩建、产品研发到投入市场,全链条解决了资金难题。”该公司副厂长张平安说,目前,企业已累计获得各类资金支持9000万元。
全生命周期护航,“从实验室到市场”有保障
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“给钱”工程,而是需要政策、技术、数据要素的系统集成。《方案》提出,在依法合规、风险可控前提下,鼓励金融机构推动长期资金支持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;打造接力式金融服务,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兰州、白银、天水等科技资源集聚区域设立科技专营机构;国有大型银行要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模式。
此外,《方案》还探索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、中试、产业化等不同阶段提供更为细分、精准的融资策略;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规范发展科技创新类贷款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、数据资产质押贷款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;鼓励金融机构探索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等组合融资模式。
“我们的‘科创易贷’最高额度可达2000万元,‘专精特新贷’针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,‘人才贷’则聚焦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。”交通银行平凉分行业务部对公客户经理巩永超介绍,这些产品不仅额度高、审批快,而且利率较普通贷款低,通过“一企一策”的定制化服务,已为平凉市多家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。
甘肃银行兰州新区支行按照“公司上收、普惠下沉”的业务管理原则,将科技支行对公信贷业务全部上收至兰州新区支行管理,重点做好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。截至2024年12月,该行先后支持科技型企业8户、累计投放13.24亿元,贷款余额13.03亿元。
依照《方案》要求,下一步,甘肃银行将重点关注企业成长性,建立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审批通道,实现高效便捷的流程化管理和需求精准对接。同时,加强与兰州大学等院校以及知识产权、科技等厅局合作,力争将信用贷款额度提高至2000万元。
探索融资新策略,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
此次《方案》亮点之一是建立“科创债券企业库”和“首批重点突破名单”,推动辖内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,同时,鼓励金融机构探索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等组合融资模式,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下,提供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。
6月6日,在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推动下,甘肃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。本期科技创新债券由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,招商银行兰州分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,发行规模5亿元,发行利率1.69%,创区域信用债利率新低。
2025年5月,在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指导和甘肃省农信社结算中心的支持下,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兴业银行兰州分行柜台交易渠道,成功办理国家开发银行2025年第一期贴现科技创新债券,交易金额1000万元。与此同时,在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及甘肃证监局的指导下,华龙证券通过银行间市场与兴业银行达成同类债券交易,交易金额5000万元。两笔业务的顺利完成,有效提升了科创债券市场流动性,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支持。
“甘肃省以‘创新积分贷’‘专精特新贷’等产品形式,积极构建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的政策体系。”甘肃省委金融办协调一处处长梁柱表示,下一步,甘肃将推动开发知识产权质押产品,力争2025年形成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。
“2025年初,甘肃省委科技办提出了十项科技创新政策改革试点任务,旨在通过改革试点挖掘契合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新思路、新举措,着力破解制约科技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科技金融作为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,任重道远。”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牛振明表示,下一步,该厅将进一步总结经验,完善科技金融政策,优化服务模式,搭建各层级平台,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动能,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金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