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付康
8月28日,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和襄高速(六安段)主线贯通突破百公里,首段具备通车条件,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,届时将为进一步畅通区域经济发展动脉、铺就大别山绿色振兴道路提供强大动力。
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(千人桥)至金寨(皖豫界)段项目,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“五纵十横”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安徽省六安市有史以来建设里程最长、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,全长约170.6公里。本次具备通车条件的路段共103.4公里,其中起点至霍山枢纽互通段约66.9公里,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,设计时速120公里;霍山枢纽至诸佛庵段约36.5公里,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,设计时速100公里。
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,和襄高速项目科学规划管理模式和“人材机”资源配置,创新采用“项目部+工区”管理,推动管理资源向施工一线下沉,有效提升现场协调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。同时,面对沿线软基广布、地质复杂及1200万立方土方缺口的重大挑战,现场成立专班小组,通过HAS固化剂等“五新”技术应用,以及全线土方统筹调配、政府协同取土和社会土源引进等综合措施,高效攻克土方难题,为同类平原地区高速施工提供成功范例。
此外,该项目广泛应用智慧工地平台,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“四大区域、两个中心、一个平台、一个沙盘”智能建造体系,整合10座大型场站,实时汇集进度、物资与劳务数据,强化安全预警、质量追溯和人员教育等功能,实现项目管理向标准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全面升级,推动现浇连续梁、桥面铺装和水稳层摊铺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优质高效完成。
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完善六安市综合立体交通网,成为六安联系长三角地区、合肥都市圈、武汉都市圈和中原腹地的骨干通道,极大改善沿线四个县区230万群众交通出行条件,密切省际、市际间经济文化交流,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(受访单位供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