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大规模!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“悟空”问世

2025-08-02 18:36:13 来源: 科技日报 点击数:

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

8月2日,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—Darwin Monkey(以下简称“悟空”)。“悟空”支持的脉冲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,神经突触超过千亿,其神经元数量已接近猕猴大脑规模,在典型运行状态下功耗约为2000瓦。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的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。

人类大脑是一部极其高效的“计算机”。类脑计算是将生物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设计中,构建像大脑一样的低功耗、高并行、高效率、智能化的计算系统。此前,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是Intel在2024年4月发布的Hala Point系统,其神经元规模为11.5亿。

“悟空”搭载了960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,整体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。该芯片由浙江大学牵头、联合之江实验室于2023年初研制成功,单颗芯片支持超过235万脉冲神经元与亿级神经突触,并支持类脑计算专用指令集和神经拟态在线学习机制。

在类脑计算芯片的基础上,科研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攻关,研制出超大规模的类脑计算机“悟空”,并开发出新一代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。据团队负责人、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教授介绍,团队在“悟空”上部署了多项智能应用验证,能够运行DeepSeek类脑大模型完成逻辑推理、内容生成和数学求解等智能任务,还能够模拟包括秀丽线虫、斑马鱼、小鼠以及猕猴等不同神经元规模的动物大脑。

“‘悟空’大规模、高并行、低功耗等特点,将为现有的计算场景提供新的计算范式。”潘纲介绍,它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的算力基座,可作为神经科学家研究脑的仿真工具,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探索大脑工作机理,用于更好地理解大脑,减少真实的生物实验。此外,人类的推理能力和效率远超当前人工智能,“悟空”计算机仿脑的工作机制和超越人脑的运算速度,将为未来类脑AI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。

责任编辑:陈可轩

抱歉,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,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

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:

1.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

2.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

3.暂不升级,继续浏览

继续浏览